-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 無障礙閱讀
- 首善下陸V

挺進大武漢,黃石順風順水!
仲春,黃石,武漢城市圈
處處澎湃著拔節生長的脈動聲音
花湖機場,機聲鳴響
黃石臨空經濟開辟新藍海
武黃高速、武石城鐵、武陽通道
……
武黃同城化物理距離越來越近
離岸科創園、科技城、光芯屏端網
……
武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越抱越緊
時代足音是鏗鏘,武黃同城向未來
同飲一江水,就是一家人。黃石與武漢,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文化相融、產業相通?! ?/span>
早在清末,黃石與武漢就進行了一次工業文明的大融合,漢冶萍煤鐵礦就是成功對接的范例。
新中國成立后,黃石輸出的鐵礦石、銅、煤炭、水泥等資源,為武漢的大發展貢獻了黃石力量。
改革開放后,“荊楚第一路”武黃高速公路,更加拉近了黃石到武漢的距離。
兩城相鄰相依,猶如手足難分。2004年7月,華中腹地湖北推進武漢城市圈建設,黃石拉開了與武漢對接的序幕。
3年后,作為武漢“1+8”城市圈中的一員,黃石被列為全國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
依托武漢、接受輻射、積極參與、主動服務、分工協作、錯位發展,乘著武漢城市圈的東風,黃石順勢而為、借勢而進,收獲了成果,也跨進了“深水區”。
進入新時代,區域競爭,群雄逐鹿。中部湖北,肩負建成支點,走在前列的重要使命。武漢作為湖北經濟的“最強軍團”,發展的格局在變、經濟的體量在變、釋放的效能在變。
“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成為湖北的現實路徑,“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科技同興、產業同鏈、民生同?!钡某鞘腥Α懊\共同體”的大格局啟幕。
察勢者智,馭勢者贏。把省級層面的“重要使命”轉化為城市發展的“強大動力”,黃石造勢而起,乘勢而上——
2021年8月11日,中共黃石市委十三屆十三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新時代推動黃石高質量發展 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的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以融入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為引領,在創新協同、產業協作、交通互聯、開放流通、市場融合五個方面作示范,把黃石打造成全省重要增長極。
這是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一邊是高規格會議帶動下的總動員,一邊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體制機制創新。緊鑼密鼓的頂層設計,彰顯了黃石人的責任感與執行力。
從“對接武漢”到“融入武漢”。黃石市“同城辦”接受“武圈辦”的協調與領導。同時,組建了交通協調組、科技發展組、產業招商組、公共服務組和生態環境組。
黃石還建立了日常調度機制、內部辦公會議制度,完善了定期工作報送和督查通報制度,研究出臺了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年度重點項目(事項)清單。
42個重點項目、98項重點工作……認識理解更加到位、思路更加清晰,目標任務更加聚焦,推進步伐更加有力,黃石正把美好愿景變成日漸清晰的“施工圖”。
融入武漢城市圈,除了“緊盯”武漢,與周邊城市的交流互補,實現“同題共答、同頻共振”也是關鍵一環。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咸寧·黃石 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座談會 。汪澤棟/攝
2021年7月、9月和2022年3月,市委主要領導率團分別赴黃岡、鄂州、咸寧三市考察學習,并分別簽訂了《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戰略合作框架協議》(下簡稱《協議》),攜手推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交通互聯、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務實合作。武漢、黃岡、鄂州等兄弟市州也相繼來黃考察,積極推動《協議》事項落實落地。
抱團發展,合作共贏。
黃石市政府與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簽訂了3項協議16項合作內容;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武漢光谷電子信息產業園共育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民生福祉,共建共享。
黃石23家定點醫療機構接入國家、省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現跨省、跨市住院直接結算。
黃石還開通“城市圈通辦”窗口,106項高頻事項跨市通辦;公積金10項業務可網上辦理;6家A級風景區納入湖北省旅游年卡?! ?/span>
市發改委四級調研員萬學軍表示:“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黃石力爭實現‘一年打基礎、兩年見成效、三年大提升、五年有示范’的預期目標?!?/span>
歷史的機遇
賦予這片土地炙手的熱度
3月30日,武漢光谷,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舉行招商推介會暨入駐項目簽約儀式,12家企業入駐。
同一天,在大冶湖核心區,黃石科技城一期項目科創中心的展示中心,又迎來一批來自武漢的考察者。
2021年6月22日,黃石(武漢)離岸科創中心在光谷開園運營。這是我省首個在武漢建立的離岸科創中心。
黃石市科技局副局長鐘聲介紹,不到一年時間,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已引進63家企業和機構,聚集研發人員近300人,組建了30個技術創新團隊。
為打造一個與光谷科創大走廊產學研合作的創新樣板區和高層次人才聚集區,黃石還投資100億元,建設黃石科技城。
目前,黃石科技城科創中心一期工程建成,已簽約入駐的科技型企業20多家。二期工程科技成果轉化示范產業園即將開工建設。
把科技創新的這一“關鍵變量”轉化為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的“最大增量”,黃石在創新協同上作示范,同題共答、同頻共振、同向發力,黃石以“硬核力量”推動與武漢城市圈城市的相生共贏,積極打造光谷科創大走廊黃石功能區。
黃石科技城 柯恒/攝
“武漢缺什么、黃石補什么;武漢做什么,黃石配套什么”。
“武漢缺什么、黃石補什么;武漢做什么,黃石配套什么”,在產業協作上作示范,黃石打造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提升與武漢產業互補共贏的能力。
實現優勢互補、錯位發展、協同創新,黃石甘當綠葉,精準發力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1個兩千億級、1個千億級、兩個五百億級、3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去年底,投資50億元的銳科黃石激光器智能制造基地項目成功簽約。該項目達產后,年營業收入60億元,成為銳科全球性行業示范項目。
如果說,銳科智能制造基地是承接武漢產業轉移的例證,那么,寶鋼新港項目和湖北優科項目則是配套武漢產業的典型。
面向武漢汽車、家電行業需求,發展低溫合金鋼、高強用鋼、精品板材等高附加值產品,寶鋼新港產業園和湖北優科年產225萬噸精品板材項目,不僅為全省汽車、家電產業配套100萬噸鋼鐵板材,還填補全省鋼鐵產業鏈空白。
黃石企業主動對接“萃取養分”,與省內外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建成產學研合作關系。
黃石市經信局政策法規科科長胡志旺說,目前,黃石200多家規上制造業企業與武漢企業建立穩定的產業鏈配套,有130多家企業與省內外5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龍頭企業建有產學研合作關系,年開展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270多個。
近年來,東貝集團在推進技術創新和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改造中,借助華中科技大學和光谷科創大走廊的人才優勢,一路走來,從定頻到變頻、從家用到商用,從大體積到小身段,東貝集團將壓縮機產品打磨得越來越高端。
三環鍛壓公司與武漢理工大學、濟南鑄鍛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成功開發出了數控肋骨冷彎成形機系列,獲得國家專利兩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
合作共建、協同創新。
據了解,目前,黃石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正著手聯造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聯建武漢東湖(黃石)光電子信息產業園,聯組光谷科創大走廊產業發展基金等。
“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秉S石始終把科技創新擺在高質量發展的核心位置,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風,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
市委書記郄英才陪同來黃考察的鄂州市黨政代表團參觀新港。汪澤棟/攝
在交通互聯上作示范,黃石打造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充分發揮臨江、臨港、臨空、臨光谷優勢,全面接入國家高速公路網、航運網、高鐵網、航空網。
“融入大武漢、建設大交通、培育大物流、強壯大產業、促進大發展。讓優勢更優,把長板加長?!笔薪煌ㄟ\輸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盧亞軍說。
與鄰共舞,攜手共贏。鄂州的花湖與黃石接壤,居民多數為黃石人,工作在黃石、生活在鄂州;黃石的江北區域與黃岡的散花攜手,散花居民居住在黃岡、消費在黃石。尤其是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和武穴長江大橋的相繼正式通車,黃石與周邊城市的距離更近、融合更緊。
今天,利用黃石新港、花湖機場的樞紐優勢,黃石正同黃岡、鄂州共同編制《黃鄂黃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總體規劃》,深度融入武漢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發展布局。
對接花湖機場,開通機場公交線路;鞏固黃岡浠水的城際公交;謀劃與省鐵路集團武黃城際鐵路公交化營運。
推進武陽高速黃石段、武陽高速陽新連接線,大廣高速東方山互通建設;推動351國道陽新毛坪段改建,106國道大冶段改造、黃鄂隧道工程建設。
黃石新港與武漢陽邏港,同為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黃石正在謀劃開通“武漢·黃石——東盟”實驗航線,黃石新港至武漢光谷高速公路、武鄂黃市域鐵路等。
一條條鐵路、公路、航線、水路縱橫串聯,貫通南北、連接東西,如同人體內四通八達的毛細血管,活力涌動、血脈暢通。
在開放流通上作示范,黃石打造湖北對外開放新高地,建設綜合保稅區、建設現代化貿易港、建設國家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提升口岸通關便利化水平。
市商務局辦公室主任王旭東告訴記者:目前,綜保區保稅核心加工區分別完成了35%和80%的工程量,已簽約項目8個??缇畴娚叹C合試驗區引進了一批知名跨境電商企業。糧食口岸完成了首筆糧食進口業務。
在市場融合上作示范,黃石打造鄂東區域性消費中心,聚焦消費擴容升級、旅游消費體驗,大力發展新業態、新模式。
“萬達”的故事,尤值一敘。
2015年7月,處在黃石港區的黃石第一家萬達廣場開業?!叭站?萬人次的客流量,周末有6萬人次左右,節假日一般都在10萬人次以上?!秉S石萬達廣場總經理王歡底氣十足。
6年后的2021年11月,處在下陸區團城山的黃石第二家萬達廣場開業。此前,王歡表示過擔憂:一個大型購物中心一個重要指標,周圍1.5公里以內的消費人群數量,第二家萬達廣場并沒有達到相關標準。
然而,就是這個消費人群“沒達標”的萬達廣場,打破了塵封6年的記錄:開業三天,客流量累計破50萬人次,銷售額破5300萬元,位居全國萬達廣場之首?!?
王歡一度很驚奇。然而,她在萬達廣場地下車庫發現了一個現象:黃石港萬達廣場的地下車庫,有近1/3的車輛是外地牌照,以武漢、黃岡、鄂州三地為最多。團城山萬達廣場的地下車庫里,同樣有超過30%的武漢、黃岡、鄂州三地的牌照。
最終,王歡認為,黃石的消費業態、服務水平、消費能級能量的優勢,對周邊城市越來越大的吸引力是最好的證明。
團城山萬達廣場 ??潞?攝
同樣,黃石武商MALL的VIP常年活躍會員6.5萬人中,黃石人占比67%,黃岡人占比6.6%,鄂州人占比5.1%,其他占比21.3%。
黃石港區發改局局長劉方講述的故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黃石武漢路改造前,原先駐扎在沿街門店的摩爾城招商部一度門可羅雀。武漢路改造后,成為了網紅“打卡地”,周邊的門店“一店難求”。最終,招商部讓出了門店。
一次,摩爾城招商部的負責人告訴他說“政府出手就是最好的招商!”
談起這個故事,劉方深有感觸。他說,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示范區,城市練好‘內功’,有“煙火”氣息,就能吸引人、留住人、引來人。
談起黃石中央文化區,黃石世界城新街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山峰信心滿滿。他說,有信心將中央文化區建設成為未來黃石的城市的新地標。
黃石中央文化區,以華新舊址為核心,東連長江,西接磁湖,南臨商業街,直通湖北師范大學的中央文化區項目,打造集文博、文旅、文娛、文商、文創“五大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文化會客廳。
項目“施工圖”正變為城市“實景圖”。山峰興致勃勃表示,華新舊址東廣場今年“五一”可開門迎客,新青年文化半島項目預計年底可試營業。
征途星辰大海,鏗鏘闊步前行
黃石正迎風起舞,砥礪奮進在
加快建成武漢城市圈
同城化發展示范區的征途上